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唐

章节目录 第两千九百零四章 昼夜不息欢喜最(第一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主持人宣布开元十一年中秋晚会开始时,两个府及铁路沿线的多数百姓围在了电视机前。

    无铁路所在相对又富裕的广州都督府也有电视机,别处的村子一个里面一到三台收音机。

    收音机由广播电台通过另一种形式播报,对电池的消耗量比较大。

    未休息的人除了服务人员外,便是工匠们,工盟三班倒在造零件。

    简单的工序交给他们,由庄子的工匠负责领队、检验。

    无数的生产材料从大唐各地运往长安和洛阳皇宫,长安叫皇城,洛阳叫紫薇城。

    李家庄子装不下了,皇帝呆的地方也没有多少人,正好提供场地。

    工匠们很愿意努力工作,无怨言,有信仰在,为大唐百姓造好东西。

    还有一方面,工钱翻三倍。

    不允许有额外娱乐活动,借下班的时间跑出去玩耍,睡几个小时觉再上班,不行。

    下班后可以泡个澡,喝点酒,锻炼锻炼身体,接着就睡觉,起来后吃饭恢复一个小时,干活。

    如此效率高,比身体精神都疲劳的情况下出的产品多、质量好。

    说好了的,等熬过这段日子,额外发奖金,就能放假了。

    “如今才晓得,大唐确实缺人。”

    从长安赶过来的魏知古感慨,他始终负责工部。

    工部的人手同样用上,看着造出来的电视、收音机、发电机,感觉不够用。

    初步统计,有超过二百万人在围绕着新的项目工作,从采矿开始。

    最缺的其实为技术工,正在发动基层进行技术交流活动,有奖励的。

    同是挖矿,有人挖的速度就是快,并非力气大,力气是基础,干活的时候有的人会动脑子。

    叫会使巧劲的人把自己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告诉别人,给钱。

    李易喝口啤酒,继续烤肉串,为了喝啤酒,吃别的不适合。

    他一把肉串放旁边的托盘中:“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多补充蛋白质,蛋类、豆类、兔肉、鸡肉、鱼肉。

    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鱼也要吃,最好吃红烧肉,猪肉的红烧肉。

    大唐已不缺少粮食,养殖用的饲料亦如是,所缺者,技术、工具下乡。”

    李易没忘记偏远地方的百姓生活问题,大唐如今粮食多,却不能直接给百姓发,除非地方受灾。

    住在山区和戈壁地区的百姓需要技术与好的工具,技术能教,工具百姓买不起。

    提供无息贷款,朝廷再补贴一些,凡李家庄子出的工具就不要利润。

    直接给工具李家庄子可以支撑。然!那会害了百姓,不思进取了。

    反正没有东西就管朝廷要,享受高福利。

    大唐百姓明明勤劳,给养成懒惰,有罪啊!

    “大量的农作物到了采收的时候,受纬度影响,各地区略有不同。安西都护府的棉花采摘了吧?”

    姚崇提到农事,他专门学的。

    从那边回来很长时间的郭知运开口:“正是好时候,军民一起收棉花,陆续成熟陆续摘。

    等把籽压出去,一部分本地用的会纺成线,其他的打成包,看朝廷安排。

    当的棉花品质好,产量高。天冷的时候里面穿棉衣,外面套皮衣。”

    “从那里回来这般久,郭将军对那里知之甚详啊!”宋璟突然来一句。

    “通个电报还不行?又不是写密信送去。”

    郭知运嘟囔一句,他已经到朝廷,负责教导‘军官’,在于地方将领联系密切……

    “棉花往安东都护府送,当地不适合种棉花,冬天又冷,最需要棉的被褥。

    再过些日子,那边的水稻成熟,运过来吃,新米香,蒸煮时无须放太多水。

    南方的蔬菜到了收获与种植的季节,北方过段时期大萝卜、大白菜、大葱、胡萝卜开始储备。

    草原的大量土豆运过来,冬天多一些副食,不好保存的地瓜制作成地瓜粉。”

    说这话的是李隆基,他看两遍就记住了,包括大唐每个地方的作物种植和收获时间。

    有的地收获了还不能种,得养地。

    晚会表演继续,今天的天气比较好,云少风小,月亮慢慢往中间凑,到正当空,即半夜。

    外面没有大屏幕看的百姓反而更开心,他们知道电视机天天播节目,可以十二个时辰一直用。

    说是不怕用坏了,更无须担心费电。

    他们不晓得此时的电视在测试使用时间,看多长时间出故障,哪个位置出的问题?

    得出数据,再考虑如何改进。

    像小洛南村、长安灞水边的张家村、小兰庄子的村子、天上人间、闻恬兰香阁、醉仙居,使用的是彩色电视机。

    皇城、紫薇城、王兴的皇庄亦这般,宫里要留人,轮换着来,不然就变成冷宫了。

    彩色电视机同样持续开着,坏了赶紧报告。

    接收信号的天线全是铜的,铝的没有,李易不想大规模生产铝用在这方面,他要出口卖钱。

    在外面铝比金子贵,金子能够提取出来,铝他们不会。

    电视就一个台,收音机也只能收到一个波段的内容。

    百姓们无所谓看什么,唱歌了、说话了等都行,以前收音机叫戏匣子,用来听里面唱戏的。

    “易弟,反馈回来的消息,百姓们认可了收音机与电视机,就是觉得收音机有点大。”

    李成器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对李易说,声音大,众人俱可听清。

    “我也想让收音机小一点,省电,要等下一批,技术在研究,却来不及普及。

    今天用过来,明日里开始打广告,比报纸上的费用高。

    电台和电视台的费用过年时便能收回来,还有很多盈余呢!

    硬件,指硬件投入回本有利润,不包括其他方面。”

    李易说着不由自主地看向毕构,他一提钱就总觉得有个人盯着自己。

    果然,毕构出声:“如何收广告费?”

    “合理收取,我初步估计电视台和电台的投入回收周期为三十年。”

    李易组织下语言,一改方才年底赚钱的说辞。

    “这个属于设计的技术贵?”毕构提示李易,你说技术值钱。

    李易摇头:“技术不要钱,是试验过程中消耗掉的材料多,一个零件没弄好,通电后哗~全烧了。”

    “烧了多少?”

    “不管烧多少,我们终究是把东西做出来了,即便三十年回报期,值!”

    “好!答得好!小易,老夫敬你!”

    毕构笑了,举杯。

    “饮盛!”李易干杯。

    其他人也陪着喝一大口,感觉很快乐,曾经钱少,毕构一提钱,就是真的想要钱。

    此刻钱多,毕构提钱是逗乐子。

    李家庄子的钱多到想办法往外送,还不能直接白给百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