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武侠修真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侦探推理
网游动漫
科幻小说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其他类型
全本小说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弟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云台议政定方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西洋上的奴隶贸易是一种冷酷的生意,而在地中海,奴隶贸易却受到互相的宗教仇恨的激发。阿拉伯世界的袭击不仅仅是为了损害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物质基础,也是为了打击对手的精神和心理基础。在狭窄的地中海上,两个文明通过突然的暴行和复仇互相接触。
在南美洲获得了大量土地的那些贪婪的倭人、朝鲜人以及占城人特别喜欢这些白皮肤的奴隶,他们比黑奴更听话,更容易管理。因此,这些农场主给的价钱也不错,也导致了这种贩奴生意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欧洲以及北非的海盗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在本时空的十六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欧洲人此时正在西非劫掠黑奴,但在地中海,他们自己却是被奴役的对象。包括奥斯曼帝国在内,因为年年战争,各国财政拮据,纷纷把贩奴当成了一个产业,甚至连正规的军队都参与了进来。他们假冒海盗,相互之间掠夺人口,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在十六世纪,在南美洲被奴役的欧洲人数量远远超过欧洲人掳走的黑奴,而且大部分人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活不过十年。总之,两边都不是啥好东西。也许在这个时空,某一天,南美某国的白人也会出现了一个马丁路德这样争取民权的人物,如果出现这样搞笑的事,朱厚炜绝对不会感到奇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大明帝国的态度。齐王曾经严厉规定大明境内,包括大明的海外领地决不允许奴隶的存在,尤其是购买海盗手中的奴隶是决不允许的,一方面是大明人够多,劳动力充足,另一方面是机械化程度高。
别看南美的那些新势力大量奴役奴隶,在现阶段的确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农场主也可因此获取暴利。但将来某一天,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倭人、朝鲜人等亚洲各国的行为,朱厚炜只装作看不见,大明的这条法律并不要求藩国也实施,齐王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他心中,别人家里今后怎么样,他实在没兴趣管,反正这些奴隶主依靠压榨奴隶生产出来的东西最终是要卖给大明的,价格越低,最后得到实惠的都是大明的老百姓,他又何乐不为?
从某种意义讲,大明已经逐渐成为了这个星球上的霸主,没有哪个势力敢于挑战大明帝国。除了科技和军事实力强劲,还有一个优势慢慢的开始体现出来,那就是大明发行的纸币——龙元。如今大明的纸钞在国内已经取代原先的金银铜币流通起来,龙元目前与黄金挂钩,随时随地可以在大明各银行兑换相对应的黄金。
由于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白银贬值的非常厉害。而龙元是与黄金挂钩的,信誉可靠,随时随地可以按照面值兑换,因此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愿意使用龙元,很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和大明展开贸易,只能运来黄金现在银行兑换成同等价值的龙元,才能够在大明购买到想要的商品,因此,大明的黄金储备呈几何级的增长。正因为龙元比银币价值更加稳定,开始被亚洲各国接受,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现在还没有几个人懂得金融知识,不知道未来货币战争的妙用。在朱厚炜看来,这是大明取得货币主导权最理想的时代。
恰在此时,一个绝好的机会出现了。哈布斯堡王朝陷入了财政危机,腓力二世向葡萄牙若昂三世求援,希望能从葡萄牙人手里贷一笔款,不过,数目实在太大了。再加上这西班牙信誉不太好,万一是老虎借猪?葡萄牙那可就亏大了。虽然若昂三世有个妹夫可以依仗,可毕竟大明山高路远的,到时候不一定帮得上忙。
这样一来,借与不借?可就让若昂三世犯了难。不过好在他身边一个高参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不干脆把大明拉上,咱们一起当西班牙的债主,有了共同的利益,就不怕西班牙国王不还钱。若昂三世一听这主意不错!于是很快就找到了大明在葡萄牙的大使馆。没错!的确是大使馆。
消息通过电波很快就传回了国内,虽然外交平日里都有朝廷的鸿胪寺负责管理。但外交的政策实际上是依然由军机处军情司负责制定的,二元制君主制就是这样。皇帝拥有军队的管辖权,对外的宣战权,以及外交权。日常的政务虽然有总理大臣负责管理,但包括总理在内,人事任免权还是在皇帝手里的。就连贵族院议会皇帝也有权解散,总之,君权神授在这个时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他有实际的意义。因此,西班牙的这份贷款申请终究还是要听皇上的。
……
朝夕如流光阴荏苒,胡宗宪出任首相不知不觉已经三年有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胡宗宪接下这个大明帝国第一任首相可谓难上加难。首先是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大了,包括海外领地在内,名义上控制的面积超过了二千六万平方公里,这还没有算上那些加入明联邦的国家。
如此辽阔的疆域,可以称得上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但同时可想而知,整个总理府所涉及到的政务多么的繁杂。正德后期对政务的松懈,齐王的注意力放在了欧洲,再加上严嵩当首辅时结党营私,导致大臣怙权吏治腐败。刚开始时,胡宗宪每日里往内阁值房里一坐,不管是看奏折邸报,还是与晋见的官员谈话,竟没有几件事顺心。
不过胡宗宪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他还是雷厉风行,在他的领导下,总理府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提前一年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国民总产值翻了一番。同时对国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整,把国有企业集中到上游产业,让其他产业依靠民营资本继续发展。比如说国营企业已经完全从纺织、印染等轻工业产业逐渐退出,专注于重工业以及基础工业。
二是部院大臣不称职者都已尽数撤换。将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知识的精英调到了领导岗位。扭转了整个官场的风气。说实话,过去齐王朱厚炜有些想当然了,他总以为高薪可以养廉,想学后世的新加坡,刚开始有些效果。但后来效果却越来越差。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不管这些官员有多高的收入,该贪污的人还是继续贪污。这也是人性的丑陋。
不过胡宗宪非常认同齐王的另一个观点。那就是,他也认为最好的管理办法是以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胡宗宪队为大明帝国文官政府的组织策略被定性为“小政府”与“精英政治”的政策,即用少量的政府文职官员在首相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庞大的、专业的公务员队伍对大明社会进行行政活动与政治管理。胡宗宪明确拒绝臃肿亢杂的文官团队与无实际职能的机构设置,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实操性和稳定性。
因此,他以“少而精”为核心策略对朝廷的九大衙门,九小衙门进行组织和改组,以个人能力和活跃度作为唯一选拔标准,不一味追求政府表面人数和部门充实度,减轻对国内其他阶层的挤压,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九大衙门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九小衙门依次是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翰林院、国子监、尚宝司和苑马寺。九大衙门的掌印者,习惯上称为大九卿。九小衙门的主管,俗称小九卿。
这十八衙门组成了大明完整的中央政府管理机构。在胡宗宪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内阁总理府也逐渐培养专职文官团队,逐步实行政府纯化和专业政策,将那些跟不上形势的官员踢出行政队伍。这也是当前国内实际情况导致的结果,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新的行业层出不穷出现。没有专业知识的官员是根本管理不好自己所属的部门的。
就比如说工部(或者应该称作工业部)专业性特别强。随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最大的改变就是现在诞生了电影业和广播业,这也更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官员管理。同样,随着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国子监和各大学里面也诞生的更多的学科,专业越分越细。
如今的官员和公务员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靠着四书五经就可以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这完全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跟不上形势,那样会出大问题的。皇帝朱载康做太子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登基之前就已经下定了改革的决心。有人说他拿掉严党,是一场皇帝一朝臣,这其实对朱载康是种误解。即使是严嵩没有结党营私,洪宪皇帝也会把他换下去的,因为这些老派的官员,已经跟不上发展形势了。
从弘治十八年开始,齐王朱厚炜就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改革,打造一个新的政治体制。实事求是的讲,目前的大明帝国在政治结构上是一个立宪君主制外衣下的专制政体国家,或者叫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中,传统贵族阶级仍然居于领导地位,读书人依然可以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只不过,考试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儒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科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同样,新兴的资产阶级也有一个上升的通道,那就是通过帝国议会以各种形式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当然,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加入了这个行列,齐王在起草宪法时,对这些人的权力做出了防范,早早的就拿出如《反垄断法》等法律条文,对资本家进行管理,他绝对不会让资本控制这个国家的,除非是皇家或国家之本,至于以后会怎样?他管不了那么远。
总之,后来有研究大明史学的砖家叫兽总结:齐王所打造的大明帝国新的政治格局,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照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国家。即使是这样,这些嘴炮也承认虽然大明帝国在最初建立时具有行政结构上和政治体制上的半专制主义特征,但是随着大明社会迅速由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转变,人口流动大幅度增强,各邦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等融合不断加强,那此加盟的邦国各种分离主义因素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环境,帝国的行政结构在日后出现了向中央集权主义的缓慢转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华夏的大一统。
而工业化引发的社会政治力量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民主思想的进步等,也促使帝国政体由半专制体制向议会制迈进,但这一进程相对和缓,可以称作一种“悄无声息的议会化”。所有人都认为,正是这一时期的改革奠定了正德以后五百年的相对稳定,把中华文明圈扩大到世界各地,因此,有良知的史学家认为:这种制度在当时是最合适的。
……
建极殿后的云台是一处三楹小殿,与乾清宫仅隔着一道乾清门,平日里有什么要紧事,皇上便在这里接见大臣。这天辰时刚过,只见云台里坐了三个人,御座上坐的是皇上朱载康,胡宗宪与太子朱翊钧打横坐在两侧。
胡宗宪看完葡萄牙使馆发回来的电报,欠欠身子,抚了抚长须,说道:“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臣建议皇上立即下诏,向西班牙王国放贷!至于抵押吗?就以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巴西做抵押。”
皇帝眼睛里精光一闪,微笑着问道:“哦!这么说,胡爱卿你觉得应该放贷!”
“对,必须放贷。”胡宗宪冷浸浸的眸子一闪,徐徐解释道,“这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让我们的大明龙元更加国际化,把龙元的影响力扩大到欧洲。目前龙元是和黄金挂钩的,将来我们要逐渐把龙元变成一种信用货币。接受龙元的国家越多,影响力就越大。这是其一,其二,奥斯曼帝国过于强大了!地中海地区的武力失去了平衡。这对我们没有好处。“
说着,他拿出一份文件,双手捧给皇帝,继续陈述,”根据情报司的报告,奥斯曼与西班牙签订和平协议后,下一步打算进攻波斯王国,向亚洲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尽量把他拖在欧洲战场。让苏莱曼皇帝继续把国力消耗到地中海的争夺之中。他竟敢自称凯撒,简直不把我大明帝国放在眼里。”
“太子,你觉得胡先生这个建议如何?”朱载康问朱翊钧。
“我觉得胡先生考虑的很周到。这是个大手笔!”十八岁的太子朱翊钧虽然年轻,却很老成。他继续说道,“皇爷爷曾经跟我说过,大明要称霸天下,必须要抓住三张王牌,这三张王牌是大明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第一张王牌就是龙元。我们知道,普雷韦扎海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急需重建家园,其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一个空架子罢了。“
略一顿,朱翊钧继续说道,”而我们大明这十几年来,借助欧洲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贩卖军火囤积的巨额黄金储备优势。我们可以以帮助欧洲重振经济为诱饵,通过大举投资重建项目并要求相应购买大明产品、使用龙元结算的一揽子捆绑方式,使得龙元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货币。这不仅可以刺激国内的生产,保持国民经济强盛的增长势头,而且到了适当的时候,大明帝国可以通过大肆印制输出龙元,也就是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手法,从世界各地收割了巨额财富。”
皇帝朱载康微笑着点点头,他有心考校太子,便故意问道:“大肆印制输出龙元恐怕也不妥,龙元毕竟是与黄金挂钩的,如果贬值得太厉害,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麻烦。你难道不担心龙元会回到宝钞的老路上吗?”
“不会!”朱翊钧摇摇头,语气非常肯定,“其实黄金只是一个概念。宝钞之所以会贬值,是因为宝钞购买不到相对应的商品,太祖时候的生产力太低下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商品对应相映的宝钞。而我们现在却完全不同,龙元之所以如此坚挺,凭借的是我们国内巨大的生产力,凭借着我们发行的龙元可以采购到相对应的商品。“
”不管是谁,手里拿到龙元,大部分人并不会想去兑换黄金,而是想兑换所需要的商品。尤其是那些欧洲国家,相对于黄金,他们需要我们的商品,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市场。也许将来某一天,我们可以将货币与某一种特定的商品挂钩。就像过去跟粮食挂钩一样,同样可以保证龙元的价值。孩儿现在跟在爷爷身边学习,说的不好,请父皇不要见怪!”
朱载康微微一笑,满意的点点头,夸道:“均儿不用妄自菲薄。你已经懂得不少了,至少比朕在你这个年纪时懂得多。要跟着皇爷爷好好学,你到了朕这个年纪就会知道皇爷爷的学问有多么博大精深,朕现在才发现自己当年还是太肤浅了,没有完全学会。你要好好把握机会,明白吗?”
朱翊钧毕恭毕敬的答道:“孩儿谨遵父皇教诲!”
“太子殿下,另外两张王牌是什么呢?”胡宗宪突然插嘴问道。
朱翊钧想了想,回答:“另外两张王牌一个是大明的技术,有了龙元这张王牌,有了丰厚的待遇作为筹码,大明可以轻松地从全世界招募挖掘一大批人才为我所用,这也是我国这么多年始终占据高尖端科技高地的秘诀。胡先生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年包括朝鲜、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方都派出了不少学生在我国留学,他们也想发展国内的工业,但学成之后,除了少数人,大部分留学生都留在了大明,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大明有完善的科研体系,有最高的待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个王牌就是我大明帝国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了雄厚的财力,有了最好的技术,使得明军始终都能拿到最好的武器,近年来我大明帝国军费开支已突破三十多亿龙元大关,据情报司这些年做的统计,我们的军费是世界军费开支的总和,所以明军很强大,没人敢主动招惹我大明帝国,因此我们也可以放心的向外输出资本,没有谁敢欠钱不还,否则我大明帝国的怒火是任何国家承担不起的!”说到这一点时,朱翊钧脸上满满的都是骄傲。
胡宗宪脸上露出微笑,恭恭敬敬的揖手一礼:“谨受教!”太子赶紧还礼,其实朱翊钧哪里知道,早在二十多年前,齐王在国子监行政大学讲战略课时就提出过这种想法,胡宗宪是听过这堂课的,他不过是希望能够给太子信心,年轻人毕竟是需要鼓励的。
洪宪皇帝朱载康看着太子的学业有长进,心里也很满意,胡宗宪的小心思哪里瞒得住他的眼睛。于是他吩咐道:“胡爱卿,既然我们意见统一,对欧洲输出资本的事情就有你们总理府负责吧!今后外交上的事情主要由你们负责。朕会命令军情司配合你们的工作。”
胡宗宪大喜,颔首答道:“臣遵旨!”
他当然高兴,皇帝这是在放权。总理府政务院的权利越来越大了,皇上等于是把外交权交给了总理府负责,这首先是一种信任。鸿胪寺总算可以名副其实了。由此可见,皇帝陛下的确是在实现宪政诺言,把政务逐步移交给他这个总理,这也意味着皇帝对他这些年来的工作表示的满意。
……
傍晚,垂挂着“曹记商行”旗纛的机帆船刚刚靠上码头,停泊在运河上的一个小镇上。船工拉下风帆,有几个船工已经收拾齐整,准备上岸去风流快活。船老板来到船头甲板,正欲开口,叶锡纯问道:“请问老板,像今日这样顺风顺水,几天可到上海?”
曹记船行的这位船主久经风浪,经常跑这条线,回答说最少也得八天。像今日这样一路通畅的话,大后天可到嘉兴,再有四五天,就可以抵达松江,那离新开埠的上海城就不远了。
“坐船,人是舒服,就是太慢!到底比不上火车?待在船上太单调乏味。”叶锡纯自言自语道。
那船主便嘻嘻地笑道:“晚上船靠码头,叶掌柜可以上岸喝花酒,寻花问柳,也可以把姑娘叫到船上来。嘻嘻……”
“这小镇的姑娘都是大嫂大妈,残花败柳,有什么玩头?只会倒胃口。”船上的大副老马识途。众人放肆地浪笑起来,叶锡纯有些尴尬,咳嗽了几声。
“那就打麻将,这是船上最好的消遣。”船主见叶锡纯脸上有些不愉,赶紧转舵,说着吩咐船工将一张红漆方桌摆上船头,取来麻将牌。
“你们玩吧!我不会,我有些累了,我到后舱去躺一下。”叶锡纯说罢后去了后舷。船主也不勉强,冲自己的大副斥道:“狗日的,叶掌柜是读书人,一个个咋呼呼说话没个遮拦。以后说话都注意一点!行了,你们先洗牌,我去叫掌舵的老常来凑个数。”不一会,船头就响起哗啦哗啦的麻将声。
叶锡纯有些百般无聊的躺在床上,透过舷窗,目光散漫地望着岸上。小镇的水陆码头应该是这里最繁华的地段,夜来分外热闹。光影耀耀,人影摇摇,叫卖声、邀客声、戏曲声,声声盈耳。这一趟出来,叶锡纯是替东家拥货去上海的海运码头的,这一批货是西班牙人的订单,主要是军装和罐头。叶锡纯在曹记已经做了四年多了,身上也有了不少的积蓄,一直想找个项目投资,却一时拿不定主意。这让他很苦恼,也有些迷茫。
说实话,东家曹孟阳对他很不错,原先打算资助他完成学业,被他拒绝了也没有生气,依然对他很是照顾,还让他当上了杭州分部的掌柜,自己若是跳槽出来单干,说心里话,叶锡纯的确感觉自己有些对不起他。因此,这件事让他非常的纠结,胡思乱想中,他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松江乃苏南门户,水陆冲要之地。自上海开埠后,成了商贾云集的乐园,松江这个古老的商埠更加繁华了。大凡洋货转运,无不走松江转埠,而那此欧洲和阿拉伯的客商需要的大明特产,大者如各种允许外销的简化版蒸汽机、机床设备、马车车辆、军火弹药、各型帆船,小如棉布、鲸油、红茶、生丝,生漆、药材、猪鬃、皮张,更微如川东桐油、商洛白蜡、竟陵花伞,无不把松江作为一个大堆栈、大库房。因此,只要是大明有的国货,只要是生意,别的地方没有的,松江这个地方通通有!
上了码头,走在街上,但见两旁店铺招牌林立,行人熙熙攘攘。更有商人、贾客、推贩、掮夫,沿街叫嚷,门首招摇,仿佛这里的人,存心不让你听清楚一句话,认清楚一张面孔!受登莱商人的影响,这里更有一桩怪,各类店铺极其注重招牌,所有的招牌都是霓虹灯,据说也是种广告宣传。店家总是想方设法让店名和自家经营的商品醒目招摇,街面上到处立着各色旗幡,仿佛陈兵列阵一般。
上海的建筑非常奇怪,与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格格不入,主要以大理石作为建材。那些商铺明显的带有异国的风情。也许是为了招揽海外客商,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带有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建筑风格,据说上海城的设计总师是东北来的一位意大利归化民,名叫乔卡门,名字挺古怪的,据说他现在还是国子监的教授,一个被俘虏外国人不仅成为了大明国籍,竟然还成为了大明最高学府的教授,叶锡纯实在有些难以想象。
叶锡纯带着几个伙计走黄浦江方向进入南市区。街道上,各色人等,熙来攘往,服饰缤纷。他们迎面碰到不少欧洲人,这些各国西洋人穿着稀奇古怪的服装,有些人头上戴着一种奇怪的船型帽子。走在街上格外小心谨慎,脸上陪着笑,生怕得罪了本地人。他们东张西望,显得举止粗俗,形容猥琐。看得出来,乍入这上海城,那些外国人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叶锡纯一行人下榻在四明宾馆。这是一幢高大的西式建筑,房间里摆着沙发等西式家具,落地窗,圆顶帐。侍应生随叫随到,一色的藏青色工装,脚踏尖头皮鞋,头上戴着礼帽。如果有穿越者看见,肯定会笑喷出来。这是十九世纪英国人标准的绅士礼服模样。
说白了,这种服装款式就是后世的西装礼服,这时候欧洲还没有出现。朱厚炜这人挺阴险的,他喜欢恶搞,他在登莱时把这种服装当做酒店员工的工作服,后来渐渐流行开来,基本上所有酒店的侍应生都是这副打扮。因此在这个时代被大明人称作工装。不知道将来英伦绅士穿什么衣服好?总不能拿大明的工装当做礼服吧!
随着大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在大明打工的外国人挺多的,尤其是沿海城市。现在国内沿海城市的大酒店侍应生大部分来自亚洲其他的明联邦国家,还有一些漂洋过海而来的葡萄牙人。没办法,谁叫如今大明的工资高呢?这些人眼睛一眨,就知道你想啥,那股伶俐巴结劲儿,非内地客栈那些屌的不得了的店小二可比。
说白了,都是一群外来务工人员,据锦衣卫调查,目前在国内沿海地区务工人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到了沿海城市,你不用看长相,站在街上,只要一看人们走路的姿态就能分辨出来谁是外来人,昂首挺胸的,不用问那绝对是大明人,至于那些低着头沿着街边走缩头缩脑的人,绝对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太好分辨了。巡逻的警察专门找这些人查身份证。
四明宾馆就在黄浦大道旁边,这里是闹市的中心,著名的“远大航运公司”就在近旁,离码头也不远,吃饭坐车都很方便。进了宾馆,看了这里设施齐全的房间,大家感叹了一回,这才分头行事。叶锡纯主要的任务是与远大航运公司打交道,确定这次订单的船运航班以及到货日期。
叶锡纯安步当车,很快来到了远大航运公司,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建筑,门口设着又宽又大的水门汀台阶。一左一右立着两个穿制服的保安。里面的设置乃至营业分类,有点跟大明的银行有些类似。一般的办理业务都是到相对应的窗口。不过大客户的待遇是不同的,客服经理把他引进大客户休息室,这里不光端茶照料的有专人,他的目光一扫,立刻就有人来领他去卫生间方便。这里的服务很周到,从海关报关,一直到确认航班基本上一条龙就全部帮你做到位,真的可以称得上宾至如归。
事情很顺利。叶锡纯很快就办完了手续,离开了海运公司。时间还早,他就在街上闲逛起来。街上的商店众多,商品五花八门,橱窗花花满眼,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叶锡纯漫无目的的走在街上,想着自己的心事。正好这时,走过来一对年轻的男女从他身边走过,可能是为了结婚才出来采办东西,那男人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
女人边走边抱怨道:“哎呀呀!这上海东西好是好,就是太大了!走的我的脚都疼死了,还有一半东西没采购完。哎,要是有一家铺子能把所有东西买齐了就好!”
那男的憨憨的一笑,答道:“怎么可能?买布的要去布市,买糖的要去糖市,杂货要去杂货铺,谁有那么大的本钱把所有的东西集中在一起。阿香啊!再忍忍,待会儿我陪你去吃鸭血馄饨。”
那女人冲着丈夫撒娇道:“哎,我现在累得就想坐一下,买东西实在太不方便了……”
那男人赶紧哄他的女人,“再忍忍吧!马上就到了。还是老婆你说的对,如果有这样的商场,所有的商品都集中在一个楼里,那就方便多了……”
两个人边说边走远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琢磨了那两人的对话,叶锡纯眼前一亮,这不是自己正想找的商机吗?
(未完待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