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其他类型 -> 鸾归桐

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6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此聪慧灵透,既让她欣慰又让她担心。

    做公主也是要脑子的。

    可太聪明了,她又怕卫国像馆陶大长公主那样起了弄权心。

    刘疆并不是景帝那样的皇帝,会一味地容忍姐妹。

    而且,她更希望卫国能恣意地享受人生。

    她在心中暗自想道,得叮嘱一下邓禹不要见卫国可爱好学就多加指点了。

    她深吸一口气,望向皎洁的月亮。

    日食究竟还会不会来?

    来了又该怎么办?

    因为担心,她总是不自觉看向天空。

    哪怕她已经促成了通行五铢钱来改变天下货币流通混乱的情况,哪怕刘秀已经下诏免天下多地赋税,哪怕黄河治理初见成效,她仍然战战兢兢,无法放松。

    在外人看来,她就像在等待着什么。

    可没人知道,她究竟在等待着什么。

    十三岁的田招娣被彭宠秘密送进长秋宫后,终于让皇后从忧心忡忡中回过了神来。

    她寻找了二叔一家许多年,始终没有什么收获。

    直到二叔的外孙女独自一人怀揣着仇恨从广陵郡出发,想要向天下揭露天子岳母的可恶行径被彭宠抓着,郭圣通才终于知道原来母亲一早就知道二叔的失踪是怎么回事。

    母亲最后还是选择了复仇。

    于是,许多事都说的明白了。

    初到长安时母亲的频繁失踪,母亲对二叔去向的不在乎,那个来去匆匆的乞女……

    她想起了幼时父母的争吵,想起了二婶的贪婪,想起了二叔的恶毒,想起了许多许多很不美好的往事……

    而在田招娣眼里,她的父母变成了纯粹的受害者,而郭圣通一家成为了恶人。

    郭圣通望着眼前青涩稚嫩的少女:“你说你是我堂妹的女儿?”

    田招娣昂起头来,“是。”

    她望向郭圣通的目光中丝毫不掩饰仇恨的存在,“您恐怕早已经忘记我母亲郭以珍的样子了,可我想大伯母不会忘记的——”

    她顿了顿,咬牙切齿地道:“因为,她杀了我的外祖父,毁了我母亲的一生。”

    郭圣通端过手边的茶抿了一口,轻描淡写地道:“那你母亲或者你外祖母有没有告诉过你为什么?”

    ☆、第三百二十七章版本?

    冬日午后的阳光清浅冰寒,被窗棂分割成规规矩矩的一个又一个方格。

    郭圣通轻柔的声音漫散开来,落在田招娣耳边却如响雷滚过。

    为什么?

    她竟然问她为什么?

    她竟然好意思问她为什么?

    田招娣只觉得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问题,讥讽地低笑起来。

    “身居高位者都如此善忘吗?”

    郭圣通并不动怒,她徐徐站起身来踱步到田招娣跟前。

    “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说出来,会有不同的版本。

    先听听你的版本吧——”

    她话中意思似是田招娣受了蒙骗,听着的真相和实际有很大出入一般。

    这让田招娣无法忍受,她怒瞪了郭圣通一眼。

    在少女的咬牙切齿中,故事缓缓展开。

    她出生在广陵郡。

    那是帝国的最东边,已经临海。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话真是半点都没错。

    在中原极为难得的蚬子、鲍鱼、龙虾在广陵郡是很普通的吃食。

    人们喜好食物的本味,大多将其清蒸蘸酱油即食。

    而田招娣的母亲吃不惯这样的,哪怕嫁入田氏已经十多年了还是吃不惯。

    田氏是广陵郡的望族,人口多,规矩也大。

    没有各房单独用饭的道理,一日三餐都得聚在老祖母房里。

    母亲作为儿媳,被一个孝字压着吃不顺口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勉强自己用几口。

    父亲从前心疼母亲,让侍女在偏间支了茶炉做几口母亲爱吃的。

    被小婶婶闻见油烟味了,阴阳怪气地说给了老祖母听。

    “三嫂到底是中原贵女,和我们就是不一样。

    入乡随俗了这么多年,也随不过来。”

    老祖母的脸立时就沉了下来。

    晚间用膳时,母亲刚一搁下碗筷回身要茶水漱口,老祖母就皮笑rou不笑地望向母亲:“吃饱了?”

    自田招娣懂事,就没见过老祖母给母亲什么好脸色。

    母亲身形一滞,整个人都紧绷起来,“用好了。”

    老祖母收回目光笑了笑,意有所指地道:”想吃什么就和厨房说,我们田氏家大业大,没有让儿媳吃不饱穿不暖的道理。”

    母亲的脸一下就白了。

    父亲急起来,想为母亲辩解。

    可母亲连连摇头,使劲拉着父亲。

    父亲只得作罢。

    这天夜里,大伯母过来了。

    她一进门就拉过母亲的手,柔声细语地劝解道:“母亲规矩大你也不是第一天才知道,千万别往心里去。”

    母亲连忙摇头:“是我做的不对。”

    大伯母满意起来,拍了拍母亲的手:“你说这么一大家子,又没分家单过。

    人人都吃小厨房,一天六顿,那像什么样子了?”

    父亲终于忍不住了:“大嫂,以珍是中原来的,饮食习惯本就和我们不一样——”

    慈厚的大伯母一下变了脸:“三弟!这话你可别在母亲面前说。

    说句不该说的话,嫁鸡随鸡,嫁狗还随狗呢!

    母亲不高兴也是有道理的,人人都为了自己舒服不管规矩了,那还成何体统?”

    大伯母走后,母亲抽泣了半宿。

    她不敢大声哭,怕又叫人说嘴。

    父亲气的不行,拖着瘸腿去要把偏间的茶炉砸了。

    母亲顾不得哭了,忙下地抱住父亲:“别——

    你砸了茶炉,又该让她们说我一句话都说不得了。”

    小小的田招娣很不解,为什么四个媳妇中只有母亲如此受气?动辄得咎。

    不是说母亲是中原大姓的贵女们?

    为什么谁都能折辱母亲?

    她跑去问外祖母。

    外祖母说不出话来,只是沉默。

    沉默过后就是掩面而泣。

    田招娣见弄哭了外祖母,知道问了不该问的话,慌忙住了口。

    她再大一点后,从堂兄妹的鄙夷的眼神和窃窃私语中听着了答案。

    母亲是中原大姓来的不错,可却是逃难来的。

    嫁进田氏时母亲一文钱的嫁妆都没有,是嫁的极不体面的。

    而祖母当时看中母亲出身好生的好,觉得瘸腿的父亲再找不着比母亲更好的了,还是出了一大笔彩礼娶回了母亲。

    人都说,得不着的才是最好的。

    这话用在母亲身上真是一点都没错。

    一旦成为田氏媳,母亲身上最后的光芒便散去了。

    和其余几个嫁妆丰厚娘家得力的媳妇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