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都市言情 -> 首长

章节目录 第1840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梁建武看了包飞扬一眼,到了梁建武这个层次,加上他的位置比较特殊,知道的信息要比包飞扬更多。

    国家从今年开始扩招,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这个决策让很多普通老百姓拍手叫好,也被很多人视为理所当然,但就像很多倍后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政策一样,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校招生人数的决策从一开始就是带着巨大争议,并且经过了激烈的争辩以后,方才出台的。

    在国家成立初期,内地共有205所高校,后来历经波折,到1976年内地高校数量也只有392所,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内地的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正轨,一些高校得到了恢复。特别是改革首长在1983年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要有一个大发展的讲话,之后几年内内地的高等院校迎来了快速发展,每年以新建高校114所的速度发展,到1986年达到了1016所。

    但是到了198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领导宣布要控制高等院校的规模,不再新建学校。应该说这个决策的出台,是针对当时过快扩张的高等院校规模,以及到处兴办新的高等院校的乱象,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高等院校不是中小学,就算是中小学,新建一座学校也不是建几座房子就行了,也要有合格的老师和学生,一哄而上,一年建一百多座高等院校,哪怕就是大专,平均到一个省也有好几个,哪来那么多教授和老师?

    八六年的整顿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当时制定的八五计划提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在八五前期基本稳定现有规模,八五后期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发展高等教育。

    恢复高考以后,我国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从七九年的八万多人,快速增加到八六年的39.3万人,八六年做出控制高等教育规模以后,招生规模不再扩大,八五年录取62万人,八六年录取57万人,其后连续数年,一直维持在六十万上下。

    而在这期间,参加高考的人数从1985年的176万人年年增加,到九一年参加高考人数达到了296万,比八五年增加了120,增加接近百分之七十五,但高校录取人数却没有增加,也意味着高考录取率比八五年低了将近一半,只有百分之二十一。

    随着数年的调整整顿,一直到九二年改革首长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再次被提上日程。九三年前后,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提出了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台阶,效益有明显提高,但当年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提出,在治理整顿期间,高等教育的规模要稳定,高等教育要把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水平上

    虽然当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争议,不过高等教育的改革开始得到推进,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点,一个就是确定了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这项改革从八九年开始,到九四年扩大试点,九七年开始统一实行,高等教育学费改革以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负担,为高校扩招奠定了基础。

    另外一件事就是部分高校开启了第一次大合并,当时高等教育基本格局是教育部一套,行业主管部门一套、地方一套,也就是教育部下面管理一部分高校,铁道部、邮电部、水利部、纺织部、电子部、石油部等等都各自管理一部分高校,各省、市又管理一部分高校。像行业部委下属的这些高校,刚开始的时候专业特色比较鲜明,但是在之前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又开设了许多其他专业。

    这就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偏窄、科类单一,办学质量和效益差;高校规模偏小,而且小而全。因此,先是一些地方按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当地高校结构进行了调整,出现了由多所高校合并重组的地方大学,后来形成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高校调整改革思路。1998年撤销9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999年5个军工总公司改革,又有118所普通高校、106所成人高校和几百所中专、技校等需要调整,这也是2000年前后高校合并高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这一波高校调整中,高校录取人数也有一定的增加,九二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十三万,达到了75.4万,九三年增加到了92万,九七年第一次突破100万,九八年达到了108万,录取率达到了33.4%!

    而今年启动的扩招,招生人数达到了160万,比九八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近百分之五十,总体录取率一举突破百分之五十。

    但这还是增加最多的,从九九年开始,内地高校开始了狂飙突进,2000年高考录取人数再次增加了61万人,达到221万人;2001年增加了40万人,录取260万人,2002难再次增加了60万人,录取320万人;2003年增加62万人,录取382万人;2004年、2005年都增加了60万人左右,一直到2006年,当年录取人数达到530万,比前一年增加了26万人,其后数年,每年都增加30万人左右,到了2011年开始,又逐渐下降到20万人、10万人,高校每年的录取人数突破了700万,高考录取率逼近80%!不管是总量还是录取率,都已经非常高。

    从1998年录取108万人,到2008年录取600万人,十年时间,内地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了六倍,平均每年扩招50万人,以每年招收5000人的大学计算,等于是每年扩大100所大学……

    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对内地社会的影响非常大,而在九八年,对于是继续控制高等教育规模,还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曾经有一场争论。

    这一届政府履任后,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九八年开始,学术界和舆论上就开始出现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不宜盲目扩大的争论。

    稳健派认为目前内地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比较大了,他们的理论依据是我国现在每年的高校同等层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61万人,包括全日制和成人教育,另外再加上26万人的自学考试取得同等学历毕业生,共计187万人,超过了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这是当时教育部一位主要官员讲出来的数据,不过这个数据对比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来比较的美国毕业生人数171万是授予学士、准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而内地毕业生包括了有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以及没有学位的专科毕业生,还包括成教、自考,而如果单纯比较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美国有117万,内地只有43万,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具体到研究生这个阶段,美国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人数是内地研究生毕业人数的12.7倍,差距更大。

    稳健派还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规模是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而且到下个世纪前半期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尤其低素质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因此不宜放弃劳动力数量优势,盲目攀比质量优势,所以教育发展的重心应当是初、中等教育,以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为重点。

    稳健派还从人口结构、教育经费的分配、生均成本、生师比、乃至高校教师的素质等方面说明内地不宜盲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应该说,稳健派的理由有一部分是合理中肯的,除了有关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世界第一有点偷换概念外,其他的问题都很客观。

    从九九开始的高校扩招,也确实导致了稳健派所担心的一些问题。比如高等教育扩张过快,但教育内涵和师资力量跟不上,大学生的含金量迅速贬值。

    另外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造成大家唯大学论,而技校、职校招生困难,年轻人都去大学读书,而不肯学技术,造成了技工荒。

    在包飞扬看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内地来说是必由之路。那种认为内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长期占据主体的说法是很不负责任的,也低估了内地经济发展的潜力。

    改革开放虽然已经二十年了,但正如伟大首长所说的那样,这二十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速度既可以说很快,也可以说很慢,变化确实很大,但还是不够大。

    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一直被强调,也就是最近才开始改变说法。而这将是内地经济改革最后的堡垒,在最终抛弃了所有制的壁垒以后,内地经济的所有潜力才会被彻底激发,从而获得让人惊叹的高速发展。

    内地改革,实际上就是不断打破壁垒,让经济获得松绑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公有制经济,不允许任何非公经济的存在,到打破壁垒的分田到户、家庭承包,然后允许个体户出现,允许个人承包经营……一步步放开非公经济的限制。

    而放开的效果也很明显,民间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飞快发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