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历史军事 -> 五代河山风月

章节目录 第559章 定难军的选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559章 定难军的选择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虽然天子不在,不过朝廷上已经十分热闹,范质,闾丘仲卿,魏仁浦,卢多逊,李昉,窦仪,李昉,萧俨,张洎,等重臣率百官上表,恭贺皇后,称赞天子文成武德。

    随后由皇后率领,在禁军护卫之下,百官出汴梁祭拜天地,又祭拜了宗族祠堂,告知前线取胜的消息。

    全国上下都是一片欢喜之中,这些天来,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讨论前线的大胜,不停有人打听北方的消息,谁稍微知道点内幕的都会被围着问半天。

    各种传言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故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比如根据一些皇城枢密院传出的零星消息,早已经有人开始讲杨业李继隆炮轰辽国大将,天子御驾亲征,身先士卒大破三十万辽军于北口,林仁肇阵斩大将,擒获高勋之类的故事。

    当然也有史皇帝说什么让三军做媒,抢辽国皇后之类的花边新闻。不过这些事大家虽然感兴趣,不过都是私下讨论,以免坏了官家英明神武的形象,还有不少人则在讨论战事的时候直接把这些事略过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见怪不怪。

    胜利的鼓舞及大,曾经北方的强敌被清扫,曾经攻入大梁的辽国被剪灭,这样的功绩让史皇帝威望打到空前,对天下的鼓舞,对人心士气的激励,对朝廷信心的增强都是空前的,连之前灭南唐也不能比。

    此时全国上下都陷入欢腾,几乎家家庆祝,人人传扬,全国上下实现空前团结。

    国内的欢欣鼓舞自不用说,对国外的威慑十分巨大,高丽和大理急急忙忙派来使者,带着珍宝金银来祝贺中秋佳节,回鹘和吐蕃也派来使者,只不过吐蕃诸部比较分散,没有统一使者,都是来朝拜示好。

    这些自不用说,此前已经有不少使者来大梁。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引起朝廷重视的还是河西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于八月中旬上表,说他愿意带着家人入朝为官,同时请朝廷另外指派定难军节度使。

    这件事是朝廷最为重视的,影响十分巨大,连朝堂上也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为定难军镇夏州,领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地理位置重要,是党项人的地盘,实力不容小觑,就算曾经秦朝不断削藩,废除很多节度使,也一直没有东定难节度使。

    唐僖宗时黄巢作乱,唐朝官军根本无力应对,因党项人李思恭平定叛军出力很大,加任李思恭为太子太傅,晋爵为夏国公,赐姓李,拜夏州节度使。

    自那之后,那片地方一直成了党项人的地盘,虽然表面上依旧无论中原谁称帝他们都臣服,可其实就和很多节度使一样是独立一方,他们现在突然这样上书,一时间搞不清楚是试探还是真心实意。

    朝廷中各种说法都有,枢密使闾丘仲卿的判断是党项人怕了。

    因为过去朝廷不去管他们,允许他们独立的原因除去民族不同,地方遥远之外,还因为朝廷希望他们保持独立,自己招兵买马,抵御辽国,相当于为国守边换取独立性。

    可现在辽国惨败,辽国国主被俘,朝廷对他们的依靠消失了,如果要腾出手收拾他们,也没有了北方强大辽国的保护。

    这样一来,定难军是彻底慌了,所以才赶快提出要入朝。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党项李氏是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如果太过激烈不加安抚会引起他们的不安以致边乱,毕竟虽然大军已攻占上京,但还有接近四万人在东线封锁辽东。

    主力大战之后也需要休整,暂时不能得罪党项人,应该对他们加以安抚。

    两种意见各有说法,不过这次讨论却没那么激烈,毕竟大家心里都对北面的胜利欢畅不已。

    最终大家觉得还是交给官家定夺,派人去幽州问决定。

    到了现在,大家似乎有一种墨守成规的默契,大事都听从官家的意见。

    英明神武,睿智明的官家来决断,大家都是服的,无论他最终支持哪一边。

    九月,当史皇帝率大军诸将回到幽州时,当地官员已出城十五里等候,在驿站亭子中准备了接风洗尘的酒。

    之后大军在城外驻扎,史皇帝则率亲兵入城,入城之前,他犹豫了一下,有些尴尬的对骑马跟在她身后的萧绰说:“你先去跟你母亲住,过两天我再来找你。”

    萧绰哼了一声:“什么人能让陛下怕成这样,是个厉害的英雄人物吗?”以她的聪明伶俐自然看出来什么了。

    不过史皇帝天子的老脸还是要的,他绝对没有惧内,只是想事先和幽州城内的赵侍剑说一下,让她有点心理准备。

    于是干咳两声:“总之伱先跟你妈住两天,我这有大事。”

    随后急匆匆入城了。

    入城之后,赵侍剑早已在王府门口等着他。

    跟随的禁卫军暂时下去休整,史皇帝和赵侍剑入了王府,就如十多年前在郑州一样,赵侍剑熟练的给他打来热水洗脸,又为他拍去甲胄的灰尘,帮着他卸甲,在所有的老婆里,只有赵侍剑这么熟练默契,连小黄花也比不上。

    “没有受伤吧。”她一面卸甲,一面关心的问。

    “哪能,朕可是万人敌,天下皆知,区区贼兵能伤我!”史皇帝自信满满,赵侍剑只是斜了他一眼,史皇帝顿时无话可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再吹牛就没意思了。

    尴尬一笑道:“我那些亲兵护卫都是百战雄兵,再说你什么时候见我输过。”

    卸完甲,史皇帝就想把赵侍剑往怀来拉,赵侍剑嫌弃道:“臭,你先去洗澡,水烧热了。”

    史皇帝拉着她不放,“你帮我搓背。”

    “嗯”

    洗澡的时候,赵侍剑一面给他搓背,一面说了朝中来的文书。

    “定难军节度使说想入朝为官,带着他的家人去朝廷。

    朝廷的相公分两派,一派认为李氏这是失去辽国,无法再左右逢源,想在朝廷责难之前主动归顺。

    还有一派觉得李氏是试探朝廷态度,如果这时不安抚他们会在阴山以南地域作乱。

    他们把奏疏送到幽州来了,请官家裁决。”

    “什么时候送来的?”史皇帝到。

    “八月二十,已经过去十来天了。”赵侍剑力度掌握得很好,搓得史皇帝很享受。

    史皇帝活动了一下因长途奔波劳累而酸麻疼痛的身躯,然后道:“不过是有些大臣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这也不怪他们,天下乱了百余年,分崩离析也七十年,如今初定,他们并不明白朝廷的权威有多大,又是如何树立的。

    现在回望来路,绝对是血流漂杵了。”

    赵侍剑手上力道微微重了些,史皇帝感慨:“光是辽国,三次大战,至少消灭了十五万左右辽军,如果加上南唐,南汉,北汉,蜀国,南平,武平,说不定有百万之众。

    二十年征伐,血染半壁江山,我自己都有些怕,党项人又怎么会不怕呢。

    等下你给我起草诏书,就说待朕班师之后,准许李氏入朝。”

    赵侍剑点头,随即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句,“我听三军将士传言,官家在上京可风流了。”

    史皇帝一下直起脊背,也感觉赵侍剑的手劲重了不少,心思百转,大脑告诉旋转起来,随即哈哈大笑:“我正想跟你说这件事呢,没想到你已经知道了!”

    “哼”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