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魔法
武侠修真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侦探推理
网游动漫
科幻小说
恐怖灵异
散文诗词
其他类型
全本小说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1314小说,免费在线网络小说,小说在线-尽在1314novel.com
->
科幻小说
->
三国之开局一条船
章节目录 第273章 我是山阳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仓耀祖
  黄忠射杀孙坚但徐琨是孙权射的等,和黄祖有亲,黄射,善射的黄家
  江东士族、孙权、曹操三方合谋的可能最大。
  甚至孙策的死很可能就是孙权和徐琨两人两人合谋的,这两个人是孙吴内部最有动机的。
  徐琨被孙策排挤压制得厉害,孙策死后,孙权重新启用了徐琨,但是孙权对于徐琨也很忌惮,等到局势稍稳,果断下手铲除掉了徐琨集团,也就是徐琨、孙翊和孙河。
  孙策死后,庐江太守李术造反,孙权亲领徐琨、孙河攻李术于皖城,克之。然后徐琨、孙河被卸磨杀驴了。
  如吴郡高氏出过汉灵帝激赏的大文豪高彪,其子高岱也是仁义之士,因为鄙视孙策,被杀。
  高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人。高岱字孔文,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得罪许贡,隐于余姚。因为能得众人之心,而被孙策所杀。
  岱将见贡,语友人张允、沈令豫具船,以贡必悔,当追逐之。出便将母乘船易道而逃。贡须臾遣人追之,令追者若及於船,江上便杀之,已过则止。使与岱错道,遂免。被诛时,年三十馀。
  高彪卒于184年,其子高岱卒于200年,年30岁,则高岱约生于170年。另据《高氏世宝》高彪还有一子曰高諲。
  与高彪有关联之人:许训,字季师,高彪之师。高彪约生于119-124年。其子高諲,约生于155年左右。清溪高察,与高彪应有血缘关联,或其孙也。高察东汉末年隐居天台察岭读书,或是高彪之家风遗传,天台与吴郡较近,且不受世乱之影响,蔡氏与高氏有长期的姻缘关系,故高察为高彪之孙可能性很大。高彪约生于124年,其子高諲约生于155年,其孙高察约生于190年,210-220年,20岁至30岁隐居读书,孙权时为太常卿,修浚高湖,修筑高湖堰,是为清溪高氏。
  吴郡沈家家兵知名
  按照沈约的记载,他的家族在东汉时期就迁徙到吴郡,沈家一度和朱家、顾家等家族齐名,但在孙吴建立过程中,沈家没有搭上快车道造成阶层下降,在三国时期沦陷为土豪。沈家人有没有家传武功我们不知道,但沈家的家兵却一直是江南地区的知名品牌。
  谢安也一度把沈家的沈警招到自己麾下当参军。沈警给谢家服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谢家也是五斗米道的信徒(“东南豪士,无仕进意”这话别太当真),双方有共同语言。
  桓典参与了何进诛杀宦官的谋划,所以汉献帝刘协即位后,有三公级别的官员提议追录桓典前功,桓典家中一人被拜为郎官,并赐钱二十万。桓典随着刘协迁都长安后被任用为御史中丞,封爵关内侯,迁都许县后,他迁任光禄勋,建安六年(201年)在任上逝世。
  名门后裔,忠义炳著。
  桓郁生焉,焉生顺,顺生典,典生范
  桓郁生良,良生鸾,鸾生晔,这辈分差着呢
  桓郁学生杨震生杨秉,秉生赐,赐生彪,彪生修
  借着酒宴杀人,不讲武德啊
  张昭一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承,小儿子张休。张承字仲嗣,公元178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年少时就以才学知名。而且张承为人勇壮刚毅、忠诚正直,能甄识人物,曾提拔彭城人蔡款和南阳人谢景,那时他们还很年少。后来他们都被朝廷所用。张承还勤于提携后进之士,为人厚道,吴国但凡是贤人,没有不上门拜访他的。
  公元219年,张承为骠骑将军孙权的西曹掾,出任长沙西部都尉。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被封为都乡侯,领私兵五千人。公元244年病逝,谥号定。而当时在东吴,死后还有谥号的只有张承及其父张昭,还有顾雍及陆逊四人而已。
  张休,字叔嗣,吴国重臣张昭的次子,袭父张昭爵娄侯。同样出生于徐州彭城。太子孙登病逝,孙权第三子孙和被封为太子。但是关于党争的问题一直还没有结束。张休的好友顾谭当时属于太子孙和一派,而全琮一族属于鲁王孙霸一党,与顾谭关系亲密的张休自然也难逃全氏的攻击。于是全琮父子时不时向孙权进谗言,使张休被发配交州。就在这时,一向与张休不对头的中书令孙弘,也趁机再进谗言,于是张休就此被赐死,时年41岁。
  青蝇吊客之语,出自虞预《会稽典录》:翻放弃南方,云“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每读此句,感觉其中怨苦不堪。若“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是虞翻对孙权的抱怨,而“天下一人知己者”却是怀念着二十多年前死去的知已孙策。
  孙策死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那一年,十九岁的孙权继位,封吴将朱然(亦是孙权是同年好友)为余姚令。虞翻被贬当在公元221年至223年之间,已是孙权之兄孙策死后二十多年了。青蝇吊客之语,也许是虞翻为了提醒孙权记得昔时其兄孙策是如何优待于他的,仅此而已。我看不出这段话里有何屈服和听从的意思——当初你兄长孙策引我为知已,你如今因我疏节、无发媚的骨体而把我获罪,发配到海隅,你过意得去吗?
  刘繇就说道:“我如果用了太史子义,许劭不得笑话我吗?”于是只让太史慈当侦察员。刘繇败亡后,太史慈不再跟随他,而是潜藏在丹阳的深山密林之中自立门户,自称丹阳太守,与当地的宗帅祖郎等联盟,进驻泾县。在当时,像太史慈这样出身低微的武人想要出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有同郡人的举荐。而当时刘繇赴扬州担任刺史,他既是汉室宗亲,又与太史慈同郡。太史慈于是起身南下,不远千里赶来投奔,但刘繇并没有给予重用。刘繇亦是贵胄子弟,不能屈礼下士,再加上当时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劭正寄身刘繇帐下,能入“月旦评”法眼的都是世家子弟、博学名士,他们从来瞧不起太史慈这样的武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
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
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